娱乐新地带论坛  

返回   娱乐新地带论坛 > 休闲娱乐 > 『肇庆水吧』

『肇庆水吧』 讨论身边事,心情原创,灌水以及同城交友,聚会...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旧 2006-04-17, 04:02 PM   #1
No218
Emma
论坛支柱
级别:41 | 在线时长:1891小时 | 升级还需:41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91小时 | 升级还需:41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91小时 | 升级还需:41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91小时 | 升级还需:41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91小时 | 升级还需:41小时
 
Emma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4-10-02
帖子: 9,741
精华:8
现金:2165金币
资产:133441651金币
Emma 是一个将要出名的人
谁在用保健品“忽悠”老年人?谁该为老年保健把关

谁在用保健品“忽悠”老年人?谁该为老年保健把关?

文/齐君睿

今年开春以来,我们家的门铃总是不停地响,不敢开门,一开门准是推销老年保健品的。去年倒是没有发现过此种现象,纳闷中,婆婆道出了实情:过了春节,她总和小区里的几个老人到外面去晨练,十字口卖菜那个地方,有一拔年轻人在用仪器给老年人测体格,她也去经常去试试,测测,人家总说她身上疼是因为没有买那个什么远红等,没有吃那个什么什么来着,于是,人家让我婆婆留下电话号码,并说出住址,说改日一定上门亲自为老太太复诊。于是,这个春天,我们家就不时地上演背着大包小包频按门铃的这一幕。

想想也是,眼下,“保健”已成为城市老年人最为关注的话题,于是,很多商家就瞄准了老年保健品这块利润丰厚的“唐僧肉”,名目繁多的保健品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街头巷尾不时出现推销“保健品”的推销陷阱,不少不明真相的老年人因此吃亏上当受骗。

我得到实情后,着意留心了一下,发现推销老年保健品的人“忽悠”老年人的手段真可谓五花八门:一是有一些保健品厂商组织到社区、公园等处开展“免费检测”等活动,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进而推销产品;二是一些搞“义诊”的人,以方便“提供上门免费服务”等为由,获取老人的联系电话,以达到今后推销保健品的目的;三是一些保健品公司不断通过赠药等手段,诱惑老年人掏钱购买保健品;四是一些保健品公司邀请老年人参加免费抽奖等活动,活动过程中诱惑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五是商贩利用平时只有老年人在家的情况,上门推销商品,将普通的商品说成是高科技、物超所值的产品,吸引老年消费者……其实,你想想,保健品并不是药品呀,目前一些保健品的推销,为什么总以年纪大的人为主要对象呢?我想是不是由于老年人辨别真伪的能力有所下降吧,这才给保健品推销的混乱局面提供了一个契机?

事实上,以保健品“忽悠”老年人的人伎俩无非是:无中生有地虚假宣传,擅自增加产品功能,以中医理论解释产品进行误导、玩弄概念,故弄玄虚……这些保健品都合法吗?你就是报了案让公商等去查,就是折腾半天也发现不了什么大问题,你敢说人家的产品不合法?可是既然是“合法”的,为啥却要到处招摇撞骗?呵呵,这可不是老年保健品推销者吃饱了撑的,而是因这种“直接销售”不仅可以赚钱,而且可以偷税!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种不正当的推销方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既不合法,又侵害了老年消费者的权益。那么,这些方法为何还能在保健品行业大行其道呢?这是商家的精明还是执法部门的迟钝?抑或是老年人的糊涂?难道说不值得深思么?

因为我的婆婆经常和小区里的一些老年人被邀请去参加健康讲座,有时候吃饭时还没有回来,我就去找她。我看到在那些搞讲座的地方,推销人员亲切地与老年人交谈,而总是在交谈中,记下老人的电话与家庭住址,所以,隔三差五就会有电话打过来,问问好,“顺便”推销一下产品。往往总是在人情味十足的问候中,老年消费者就逐步放松了警惕,再经推销者的软磨硬泡,不少老年人就会花几百块、甚至是几千块去购买一些功效不得而知的保健品。

所以,除了寄希望于执法者来为老年保健品把关外,我希望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耐心地劝导父母,为他的“保健”把好关。
 
Emma 的签名
语言可以扭曲作假,感觉却是最真实的,
但人类通常会在第一时间相信不可靠的语言,
而不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
真矛盾。
Emma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书签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论坛跳转


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现在的时间是 07:29 AM


©2003-2024 181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