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获悉,南海市财政局原来打算寻机会将股权出手,谁知一场金融风暴,令原南海市财政局打算做高股价然后在高位脱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据知情人士表示,邓六根等人最高峰时曾以五十亿港元的本钱炒股炒楼,一度扩展到八十亿,但「赚疯」了的这伙人却不肯收手,不仅不清还从国内调出的本钱,还拿着钱到澳门赌博、挥霍,加上金融风暴突然杀到,一下子损失了四五十亿。
一九九九年前后,南海市政府成立专案组,由广东可铭律师事务所代理,主管副市长挂帅,到香港追讨回十多亿资金,当时就有市政府的官员称:「追不回来是要出大事的,要掉脑袋的。」此后,原南海市财政局四处寻觅能够接手「中国兴业」的合适人选,目标最后锁定为南海华光板材的冯明昌。正是在政企合作下,华光板材成了「明星企业」,在南海当局的鼓动下,当地金融机构纷纷「解囊」,华光又将贷来的款项入股「中国兴业」。
据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华光骗贷的手法之一,是当地国土部门与企业联手造假向银行提供虚假抵押物。经审计,南海华光在南海工商银行的一千七百二十三点三亩土地抵押物,只有七十六亩具有真实合法手续。其余一千**十七点三亩土地中,一千五百七十四点三亩是在没有土地使用证的情况下,由当地国土局出具国土证明文件,并由当地房地产管理局负责办理了房地产他项权证;另有七十三亩虽有土地使用证,但土地位址与房屋坐落位址不符,而当地房地产管理局却张冠李戴办理了房地产他项权证,并擅自将土地面积虚增至一百四十五点七亩。南海华光在各家金融机构的贷款,表面上看都有抵押,但绝大部分是虚假的。
假文件押土地骗贷款
其实,华光的这一骗贷手法,在南海早已屡试不爽。一九九二年,南海市房管局下属的房地产公司向广州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借贷二千万元人民币,以南海市桂城镇城区村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五平方米土地作抵押,至九八年逾期不还多次追讨无果,广州国投告上广州中级法院,当时的广州市长黄华华还专门作了批示。在法庭上才发现,南海国土局出具的该地皮的土地证是无效的,该地皮从来没有交过土地税,广州国投虽然赢了官司,但交佛山法院执行时,佛山法院将拍卖的土地款全交了当地的地税,广州国投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
二零零零年,广州国投又将南海市政府、国土局告上法庭,起诉指南海市政府会同国土局发假证,佛山法院将一审安排在南海市法院审理,南海自己审自己,结果法院以时效已过、不予受理为由驳回;二审上诉到佛山法院,佛山依然维持原判;广州国投现已向广东高院提出申诉。当时南海华光七十四亿诈骗案虽然尚未暴露,但据说已有佛山领导到省里「协调」,指该案不能让广州国投胜诉,因为类似的情况很多,「会损害到佛山的经济发展」云云。知情人士表示,涉及南海类似的金融骗案金额总值超过百亿。
广东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富起来的、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的区域,当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广东经济发展已经走向成熟。但从南海案揭露的情况看,与早年温州的假货、晋江的假药一样,广东某些地区的原始积累仍然充满着血腥和肮脏的东西。
http://biz.icxo.com/htmlnews/2009/04/15/1373837_0.htm